查看原文
其他

东野圭吾高分神作,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好?

后浪电影 后浪电影 2023-05-05


 

《回廊亭》,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回廊亭杀人事件》。

 

原著很好,写出了人的多面性,看得人头皮发麻。

 

但改编很差,人物变得很单薄,看得人如坐针毡。

 

 

从故事元素来说,它其实相当吸睛:豪门、私生子、美女、复仇……

 

不过很可惜,这些看起来本来很棒的元素,却被电影处理得温吞入水、毫无波澜。

 

为什么这么著名的日本小说,被改编得如此差劲?


*本文有剧透,阅读需慎重。

 

 

 

演员暴露角色

POST WAVE FILM

 

东野圭吾的作品其实不怕剧透,喜欢的朋友已经把小说、电影、电视剧看过好几轮了。

 

当然,每个版本还是会有所改编。

 

比如这部电影,主人公有了一个看上去更合理的身份——遗产执行律师。

 

 

一位名叫高晋的富豪去世了,他的亲属们聚集在位于山里的豪华别墅回廊亭,等待着遗嘱的公布。

 

而一个叫周扬的女律师提前一天来到回廊亭,为遗嘱的公布带来了变数。

 

原来在一年之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火灾,那场火灾烧死了高晋唯一的儿子杜宇。

 

 

杜宇不姓高,他是高晋临死前找到的私生子。

 

同时被烧伤的,还有高晋的一位女秘书叶彤。

 

而这一次,律师周扬带来了据说已经自杀的叶彤的日记和一封信。

 

 

叶彤声称,一年前的火灾就是一场谋杀,而凶手就在回廊亭里。

 

随着一个个人物登场,整个故事开始起范儿。

 

在与世隔绝的山间别墅回廊亭,一场复仇大戏拉开了序幕。

 

 

可是,我想问一下编导,在挑选演员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就没考虑过剧透的问题吗?

 

像这种悬疑推理题材的作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能让观众猜到凶手是谁,尤其是不能因为演员暴露了凶手。

 

所以在处理这种群像戏的时候,要么就是全明星阵容,就像《东方快车谋杀案》或是《尼罗河上的惨案》那样。

 

要么就是所有的角色,都由不知名的演员来演,当然侦探角色除外。

 

《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而最忌讳的一种方案,就是把明星和普通演员混在一起——那感觉就像是把一颗猕猴桃藏在一堆鸡蛋里,怎么可能藏得住呢?

 

这部影片就犯了这个毛病。

 

影片里除了任素汐和刘敏涛,大部分观众一个都不认识,然后任素汐还扮演了侦探的角色。

 

那么刘敏涛呢?她是来友情客串的吗?

 

海报上说她是领衔主演。

 

那她不就是凶手吗?

 

 

影片一开始我就知道了凶手是谁,剩下的时间,我们就等着她暴露了。

 

当然,对于东野圭吾的粉丝来说,这不算剧透,毕竟他们早就知道谜底了。

 

但是,对于那些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来说,这的确是很让人出戏。

 

 

除了演员暴露了悬念之外,影片还有其他的一些Bug。

 

比如管家林珍惠对老板高晋的恨,交代得不清不楚。

 

高晋为什么要把林珍惠的儿子送进孤儿院?还谎称她儿子已经去世了?没有这个道理啊。

 

当然能理解,编导是想要强化故事的情感冲击,表达凶手作案的动机不是出于纯粹的恶。

 

但高晋做事的动机,却没有交代清楚。

 

 

还有任素汐扮演的周扬,我们知道她就是当年的叶彤,整容之后来为杜宇复仇。

 

可让人纳闷的是,她的律师身份是怎么来的?难道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考取了律师执照?然后刚进入律所就有资格参与豪门遗产案?做这一切不需要时间的吗?

 

 

洗白恶意

POST WAVE FILM

 

但是话说回来,尽管改编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却也为观众提供了原著中所没有的情绪价值。

 

那就是杜宇和叶彤之间,那份朦胧而又不确定的情感关系。

 

在东野圭吾的原著中,杜宇对叶彤(姑且用这两个名字)并没有一丝一毫的爱恋,从头到尾都是欺骗。

 

而在这个过程中,杜宇对于叶彤甚至是厌恶的情绪。

 

 

小说里有这样的对白:“为了一筹我的雄心壮志,我才忍受着抱你,但说真的,我根本快受不了了。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常想,要是能把你勒死,不知道会有多爽快。”

 

所以原著里的凶手,拥有的是最纯粹的恶意。

 

带给主人公的是赤裸裸的伤害,这也就为两个人最终同归于尽埋下了伏笔。

 

 

但是在这次改编中,由于杜宇和林珍惠的动机从谋财改成了复仇,于是这两个人就不再是纯粹的恶人。

 

而在杜宇和叶彤的交往过程中,他们的关系始终没有挑明,就停留在了温暖的暧昧状态。

 

和原著中杜宇打算勒死叶彤的主观恶意不同,在电影里杜宇只是利用了叶彤来到回廊亭。

 

至于叶彤后来奋不顾身冲入火海,这完全在杜宇和林珍惠意料之外。

 

 

在他们的计划中,叶彤本可以置身事外。

 

而又因为杜宇和叶彤并没有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因此叶彤受到的这份伤害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在影片的最后,叶彤找到了杜宇,她几度欲言又止,最后说我替你豁出了一条命,我不欠你什么。

 

但其实我们在观影时都能感受到,她真正想说的话是: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

 

而最终,杜宇只是回答了一句:对不起。

 

 

得承认,这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给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影体验,编剧放弃了原著中那直接而又残酷的表达,选择把这份情感就保留在它最初的状态。

 

这让人物的性格变得丰满。尤其是凶手,不再是恶的化身。

 

所以影片尽管失去了原著中那种激烈与决绝的情感表达,但却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而恰恰是审美上的差异,往往让东野圭吾改编作品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

 

 

文化差异

POST WAVE FILM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改编《回廊亭》这部小说。

 

2022年还上映过一部由张新成和邓家佳主演的电视剧版《回廊亭》。

 

《回廊亭》(2022)

 

然而编导把故事拍成了烂俗的都市言情剧。最后豆瓣评分仅有4.1分。

 

实际上,这些年根据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始终不尽如人意。

 

2017年,东野圭吾在国内的的第一部影视改编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斩获4亿票房,但口碑只能算是一般,豆瓣评分仅有6.3分。

 

《嫌疑人X的献身》(2017)

 

而日版电影的得分是8.4分,韩版电影的得分是7.5分。

 

2017年底,《解忧杂货店》在国内上映。

 

尽管有迪丽热巴、王俊凯等明星加持,但票房表现只有2.23亿,豆瓣评分也只有5.0。

 

原著党们更是给出了“毫无才华的平庸”这样的评价。

 

《解忧杂货店》(2017)

 

如果一部作品改编不好是编导的问题,那么多部作品改编不好,恐怕就存在某种普遍的共性了。

 

这个共性,很可能是中日两国的社会差异造成的。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上,同样也体现在年代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日本的经济由盛转衰,股市崩盘、楼市腰斩,经济持续低迷至今。

 

这就是所谓的“失去的30年”。

 

而东野圭吾的创作生涯,刚好与“失去的30年”相吻合,因此在他的小说里,总是弥漫着悲观、绝望的时代氛围。

 

东野圭吾

 

而这样的时代氛围,恰恰是生活蒸蒸日上的中国观众,无法感同身受的。

 

因此小说人物的情绪,放在日本环境中就对,放在中国环境中就不对。

 

怎么就那么绝望呢?

 

不过最近三年,我们也能渐渐感受到这样的时代氛围了。

 

 

除了时代背景差异之外,东野圭吾小说中所体现的日本文化观念,也和我们大相径庭。

 

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死亡美学。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关于死亡,日本文化追求一种极致的表达。

 

比如川端康成就在《雪国》里这么写到:“一个人如果死得快乐,如果认为死是一种恒久的解脱,世人就不应为他叹息,因为快乐的死亡总好过灵魂里面最深层次的疼痛,有朝一日,对生命也心不在焉了。死亡是极致的美丽,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一代代日本作家都在不断重申这一观念。而这势必也影响到其他日本作家,其中就包括东野圭吾。

 

拿东野圭吾的两部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来说,故事中主人公的那种决绝与牺牲动人心魄。

 

但是,这种文化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

 

 

相比于对死亡的热爱,和菊与刀般的极端性格,中国人对活着更感兴趣,更相信中庸的含蓄与隐忍。

 

因此,当影视改编作品把日本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观念直接放在中国的环境里,就会变得水土不服。

 

因为中国人不是这样解决问题的,中国人的选择会更灵活、更冷静、更中庸,更接地气。

 

 

所以这一次《回廊亭》的改编,编导放弃了原著中极致的恶,改成了含蓄而暧昧的情感表达,为凶手保留了一丝人性,这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

 

也就是说,改编东野圭吾的作品,必须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用东野圭吾的故事框架,填充进中国的人情世故。

 

仅仅照搬原著,就会给人以玄虚不接地气之感。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石页「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推 荐 阅 读
三月第一部好口碑华语片,终于来了!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 

您的点赞与在看
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感恩的心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